2016年3月7日星期一

42 MIRRORS BY WONG WAI YIM


有時真的不要不信「Life is a circle」這個簡單的道理,還記我去年因為Rick Owens的SS16秋列我提及過的黃懷琰老師嗎?自課程一年級後我們未曾見面,不論在香港,倫敦,還是巴黎也沒有。分別近8年後,我在香港跟她再次遇上,在她舉行的活動之中,我不是每次都能夠明白懷琰作品想表達的理念,但每次總會為我的價值觀帶來一點小衝擊,人的進步大概也是因為像這樣大大小小的化學作用吧。

這次活動明為四十二面鏡子,她在活動專頁留下一句「你願意成為四十二面鏡子的其中一面,幫助映照出對方的的實相嗎?」,活動很簡單,就是在場內找個對象然後面向著他,從頭到腳仔細觀察和形容其外觀一分半鐘,如果完成後還有時間便要從頭再做一次,之後被對方以同樣的方式對待,兩人都完成後再找未遇上的人進行相同的動作,直至活動時間完結。我刻意選了Craig Green SS16系列的襯衫出席,目的只是好奇不同的對象面對著不一樣裝扮的人會有什麼反應。



我發現人在觀察別人時是會選擇性地對某部分特別注意,像我自己最留意別人的眼睛,耳珠和服裝,誰的年紀很大但眼睛很有神,誰的眼睛大分明亮,直視它們是會覺得被看透了一樣;誰的耳珠很飽滿,誰的釘滿耳洞;誰的衣服經看起來很多經歷......我發現要用一分半鐘時間觀察再作口述是一件十分費力的事情。另外在找對象的過程也十分有趣,在場內走動不下10次,有些人你總是遇不上,有些人遇上了你卻不會想停下腳步跟他/她搭擋,有些人你在上一局已看中了,之後很自然地走在一起,在街上看到不認識的人大概不會分如此長的時間來觀察對方身上的細節,哪裡有痣,哪裡膚色比較黑,有一位外國人在我一直插袋的動作指出我的不自在,一個人參加一個數十人的活動而跟參加者不認識真的會讓人不自在的,本來邀請了幾位朋友一同出席但最終沒人有空同行,這樣我反而更能夠讓自己看到陌生人眼中的我,有幾位女士問我是否藝術工作者,也有人誤會我常去健身。大家最留意的竟然是我在Antwerp買的長耳環(而不是一直以為會是主角的拖地腰帶),我刻意營造的形象十分順利傳達到大部分人的眼中,有些人觀察比較仔細,把內在的我也看透了。這個「遊戲」對我來說十分有趣,人與人之間(最低限度如我)如何借助衣服溝通,在數十分鐘內如何跟場內大部分人認識起來,雖然一分半鐘的時間我未能完全了解各人的工作,工資,最近有否失戀,但奇妙地跟部分人像連接起來一樣。

如果懷琰對我的印象仍停留於8年前的我,好看到活動當天的我應該會嚇一跳,有機會我們來把這個活動在另一個空間再進行一次,也許大家也會像我一樣有些另類的得著。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